湖北日报:打通产品出口大动脉
光谷两条快速路通车


25日,汽车从花山大道长山隧道驶过。 (记者 倪娜 本报视界网 王若漪 摄)
昨日,光谷两条快速路——花山大道(东湖高新区段)、花城大道(三环线至土吴路段)通车,打通产品出口和交通出行的大动脉。
花山大道是武汉首条生态景观大道,南起高新大道,北至青化路,穿越光谷新中心、连绵的九峰山、严东湖和严西湖点缀的花山生态新城、白浒山港区,全长约15.3公里,双向6至8车道。
花城大道是串联东湖、严西湖和严东湖等生态景观的重要东西向道路,也是花山生态新城环线道路组成部分。花城大道西起三环线鲁磨立交,东至严东湖西岸余家村,全长11.7公里,双向8车道。
据承建方真人打牌赢钱的平台介绍,今后光谷企业出口货物,从光谷经花山大道上外环线,到白浒山港区仅需15分钟,过阳逻大桥也可很快到武汉新港。驾车自花山生态新城出发,从花城大道7分钟可到武汉火车站,20分钟可达武昌徐东商圈。
据了解,花城大道近期还将开建延长线,下穿喻家湖与东湖通道无缝对接。(记者李墨、通讯员张婷)
长江日报:花山大道花城大道昨同时通车
花山新城半小时到汉口 唐良智慰问一线建设者


花山大道的长山隧道是市内跨度最大隧道 通讯员刘志云 摄
自花山生态新城驱车,3分钟可驶入三环线、7分钟到达武汉火车站、15分钟抵达光谷新中心、30分钟可抵江岸区永清街片区。昨日,花山大道、花城大道两条快速路同时通车,我市东部地区再添两条分别贯穿南北、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市长唐良智宣布通车,并慰问了一线建设者。
花山大道是我市首条生态景观大道,南起高新大道,北至青化路,串起光谷新中心、九峰山系、花山生态新城和白浒山港区,全长15.3公里,为双向6至8车道。花山大道最大限度保护了沿线景观,并在九峰一路至宝盖山隧道段设置了绿道,为行人和骑车者提供了一条景观游憩线路。花山大道还是武汉新港的重点配套工程,今后,“光谷制造”运输到武汉新港仅需15分钟。
花城大道是串联东湖、严西湖、严东湖等生态景观的重要道路,也是花山新城环线道路的组成部分。西起三环线鲁磨立交,东至严东湖西岸余家村,全长11.7公里,市政道路为双向八车道。经此道路,从花山生态新城驱车到岳家嘴立交仅需15分钟,20分钟可抵徐东片区,30分钟可抵江岸区永清街片区。
花山生态新城是武汉城市圈先行先试建设“两型社会”的示范区,也是我省高新技术、大东湖水网等重大项目的集中建设区。两条快速路将构建花山生态新城一纵一横“大十字”交通骨架,新城居民出行将不再拥堵,同时为武汉软件新城等项目的交通可达性提供了保障。据悉,花城大道近期还将开建延长线,下穿喻家湖与东湖通道无缝对接,搭建起我市内环、二环、三环、四环线东西向的“纵贯线”。
唐良智看望了一线建设者,并将防暑降温物资送到工人们手上。他沿途察看了花山大道的建设,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为武汉市民建成一条真正的生态景观大道;花山生态新城要紧紧围绕软件等高附加值产业,打通产业链,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市领导胡立山、张文彤,市政府秘书长郭胜伟参加通车仪式。(记者蔡木子)
花山大道为小动物留迁徙通道
筑路三年 倾力保护一路好山水


花山大道最大限度保护了沿线景观,并在九峰一路至宝盖山隧道段设置了绿道 通讯员刘志云 摄
昨日,花山大道(东湖高新区段)正式通车,我市东部地区再添一条贯穿南北的快速通道。今后,您驱车从光谷经花山大道到武汉新港仅需15分钟。花山新城与光谷中心区、左岭地区、化工新城的交通联系也因此升级。
大道由东湖高新区和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光谷建设和花山生态新城投资公司共同承建。
一条名中带“花”的大道修筑背后,1000多名“筑城者”历时三年,修路不忘守护如花般的自然生态令人印象深刻。昨日,本报“筑城者”专栏记者驾车体验花山大道,一路遍览“四桥两隧”:跨老武黄公路(316国道)立交桥、花山渠跨线桥、花山立交主线桥、武鄂高速跨线桥以及宝盖山隧道和长山隧道,为您一探究竟。
为保树木否决 “表面”注浆
从高新大道左转进入花山大道,一条绿色长廊出现在眼前。远处山峦清幽。
历时3年的工程,一度让偏僻的城区边界热闹非凡。2010年10月,作为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花山大道建设负责人,46岁的孟祥彬第一次来到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深深吸引了他,满眼望去一片碧绿,耳边是清脆的鸟鸣,身边是活泼可爱的野兔、野山鸡,有时傍晚散步,还可以看到草地里漫步的野猪。
孟祥彬暗暗发誓:施工过程中,不破坏这里的一山一水。
隧道施工时,由于山体岩质过于松软,项目部计划从山体表面注射“强体针”,强固山体。这一方案很快被否决。“一旦表层注射水泥浆,树没法长!”孟祥彬请来高校专家和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决定采取内部注浆,即从隧道顶部向山体注入泥浆,虽然工艺更加复杂,但保护了山体表层没有被破坏。
光谷建设第八项目部负责人李毅介绍,由于需要穿越宝盖山和长山,同时跨越老武黄公路立交桥,高新大道至武九铁路,是整个工程难度最大的一段,由中核中原建设以BT形式投资建设。
如今,宽敞大气的山体隧道已经建成,山体植被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排水沟盖上耐水植物
行走在笔直阔达的花山大道上,孟祥彬脚步缓慢,指着人行道附近的绿化带问:“猜,那是什么?”
“不就是绿化带么”。记者的回答,让孟祥彬呵呵一笑:“是条生态排水沟”。
生态排水沟,正是花山大道生态道路的得意之处。不同于传统排水沟的明沟和暗沟,这个生态排水沟有植被覆盖,既隐蔽又美观。种植的耐水植物可以过滤重金属、路面污垢和油渍。
这是项目部每天反复查找书籍、资料,分析相关案例,并组织科技人员认证数月才最终决定的方案。肉眼看上去,除了表面的植被,这些排水沟和普遍排水沟无异。但事实上,里面设置了三层过滤网,分别为石头、砂和土工布。
“不仅能净化雨水,排渍功能也不错”。今年7月的一场暴雨,整条花山大道无一处积水。
此外,路面采用新型沥青,添加弹性颗粒,如同运动员奔跑在弹性十足的橡胶跑道上,不仅提高驾驶舒适性、减少摩擦噪音,而且让车辆轻便通过,节省油耗。
小动物有过马路专用通道
花山大道要穿越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段。
为防噪声,花山大道创新借助道路两边的坡地,种上植物,吸纳噪音,打造成武汉市第一条具备“绿色吸音墙”的道路。
作为生态景观大道,花山大道为行人和骑车者提供了一条景观游憩线路。绿化上则充分尊重沿途地形、地貌,将两侧的山野林地、田园乡村、湿地湖泊镶嵌在道路景观中。针对存在高架桥路段的特点,道路还专门设计了高架桥悬挂植物及攀爬植物。“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无法种植”,孟祥彬说,等到秋天,所有绿植到位,开车再经过这里,真是一种享受,“路在草中延,车在山间行,人在花中游,鸟在林中飞”。
更为奇特的,是花山大道路基下方,还有两处专门的动物通道。“这里动物很多,道路的建设破坏了他们原始的生活环境,有时它们需要从一个区域转移的另一个区域,所以给他们过马路留出了空间”,孟祥彬说,小动物过马路的通道大约1.5米宽、2米高。
自创逃生通道 给工人定心丸
寻找最可爱的筑城者>>>
花山大道最大的施工难点,在宝盖山隧道和长山隧道。两个隧道均为双向6车道,单洞总长2033米,共计4个洞体,在国内公路工程隧道施工中十分罕见,也是我市目前跨度最大的山体隧道。为了保证宝盖山隧道和长山隧道的施工安全,项目监理员杨昌森自创了一条逃生通道,尽管没派上用场,却也高兴“这钱没白花”。
杨昌森说,两个隧道要穿越的分别为宝盖山和长山。经鉴定,工程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