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八一路延长线今日通车
多次因故延期的八一路延长线今日终于通车。记者从建设方了解到,在举行简单的通车仪式后,今日下午车辆即可通过。
据了解,八一路延长线于2009年9月正式开工,起于八一路省环保厅门前,止于喻家山北路与鲁磨路路口,全长3.86公里,双向四车道。除地面工程外,全线设2座桥梁,其一为光谷大桥,跨越庙湖、八一湖;其二为菱角湖大桥,跨越菱角湖。八一路延长线通车后,从武大到华科的时间至少缩短一半,珞喻路广埠屯到光谷广场的交通拥堵将得到部分缓解。(见习记者:黄帅;通讯员:武建)
楚天都市报:八一路延长线今天终于要通了
记者驱车5分53秒跑完全程3860米

历时3年施工建设,武汉八一路延长线今天可以正式通车了。
昨从工程项目法人单位真人打牌赢钱的平台、施工方获悉,今日上午,八一路延长线通车仪式将在卓刀泉北路立交桥面举行。
八一路及八一路延长线,将统一使用“八一路”称谓,成为继武珞路—珞喻路、雄楚大街之后的武昌第三条交通大动脉。
记者体验:限速40码是否过低?
武汉市重点工程八一路延长线,起于卓刀泉北路八一路口,止于鲁磨路和喻家山北路交会处,全长约3860米。
其中,路上架设有两座桥梁,占全线长度一半以上:长1650米的光谷大桥,跨庙湖、八一湖;长720米的菱角湖大桥,越菱角湖。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驱车驶上该线路,按照限定车速40公里/小时前行。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旁长长的绿化带、彩色人行道,以及不时映入眼帘的青山绿水,让驾车者心旷神怡。
一路上,与记者一样抢先尝鲜的,还有不少骑摩托车、驾私家车的市民。行至终点卓刀泉路口,该处正在搭建通车仪式的礼台,车辆无法继续通过。“没关系,再转回去,就当看看风景。”驾摩托车的市民汪先生调转车头,笑呵呵地原路返回。
记者掐表计时发现,跑完八一路延长线全程,只需5分53秒。这条宽阔、现代的大马路,为何只限速40公里/小时?八一路延长线工程相关负责人称,因该条线路上弯道较多,且两侧村落密布,路上将存在较多居民穿行情况。
此前,因武汉市民反响强烈,二七长江大桥的限速由60码改为70码。通车之后,八一路延长线将来是否也会“提速”?
沿途风景:两座大桥可亲水观景
这条耗时3年、造价不菲的交通大动脉,亮点抢眼。
记者从相邻的东湖东路看光谷大桥,该桥桥墩由一个个“八”字形支架构成,上方顶起拱形钢梁。20多对钢梁拼接,最终形成完整桥梁。整体看来,光谷大桥显得格外轻盈、大气。
与一般的垂直护栏不同,光谷大桥、菱角湖大桥的护栏为半圆弧形。据介绍,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还能防止攀爬造成危险。此外,两大桥铺上了彩色塑胶,突出这两座桥梁的亲水观景功能。
不过,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喻家山北路与鲁磨路路口处,三栋违建厂房仍占据路口右进、右出辅道。八一路延长线通车后,北来车辆入八一路、八一路车辆右拐入鲁磨路,均将有所不便。
此外,在菱角湖桥头处,填湖、修围墙仍还存在。八一路延长线工程相关负责人称,这也将会影响菱角湖大桥、桥头路面雨水的疏排。
追问
通车一再拖 皆因“拦路虎”
八一路延长线开建之初,规划部门曾预测,该路贯通后,卓刀泉路口车流量减少7%、珞喻路车流量减少4%、卓刀泉北路的车流量减少9%。
然而,自2009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该线的竣工通车日期一拖再拖。
真人打牌赢钱的平台-中国有限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八一路延长线最初确定的通车时间为2011年9月。然而,为避免八一路延长线、卓刀泉北路十字路口可能出现的长期拥堵,设计方案需中途将光谷大桥平交卓刀泉北路改为在此处建立交桥。如此,全线工期被耽误8个月,通车时间推迟到今年5月。
期间,东湖风光村附近的一处猪圈和一片鱼塘,因不肯搬迁,又迫使八一路延长线工程中的光谷大桥施工停顿近半年。好不容易复工之后,在终点鲁磨路路口处的全线最后370米路段,又遇到几栋企业厂房堵住路口,不肯拆迁。因此,到了今年5月,八一路延长线只好再次与市民爽约。
“八一路延长线是武汉市重点工程,关系到市民出行大事,我们都巴不得早日通车。然而,拆迁问题复杂多变,投资单位、施工方不知道做了多少努力,才确保本月如期通车。”真人打牌赢钱的平台-中国有限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张颖;实习生:张媛、杨蔓)
武汉晚报:八一路延长线今天通车
记者徒步体验东湖第一亲水步道 15分钟从城市穿越到山林

今天,市民盼望了近三年的八一路延长线将正式通车。通过沿线东湖第一亲水步道散步15分钟,你就能从城市水泥森林穿越到真正山林。
八一路延长线工程由“一路二桥”组成,除八一路外,还有两座跨湖大桥——光谷大桥和菱角湖大桥,桥身宽为26.5米,其中,两边大桥步道宽达9米,是东湖最宽的步道。这条步道跨越三座湖泊,成为市民欣赏湖光山色的最佳通道。
昨天上午9点半,记者徒步上桥探访。在光谷大桥西侧桥头,有两个面积50多平方米的木质亲水平台,平台上,市民正在垂钓、观景。上桥后,眼前更加开阔,一边是东湖碧绿湖水,远眺则是磨山、楚风台;另一边临近体育学院湖面,白色皮划艇在湖面冲刺,白色水鸟时而掠过水面。
步行不到10分钟,就到了南望山路下桥匝道。从这里再前行5分钟,就能到南望山山林中体验野趣。下光谷大桥后过沙湾村、菱角湖大桥,徒步40多分钟就能到终点鲁磨路磨山村。
据施工方介绍,连日来,这里已成为周围居民的休闲地。每天清早和黄昏,上千人到此游玩。桥上,谭女士正在给外孙拍照。她说:“我住在虎泉,这些天来了三四次,这里真是舒服、漂亮”。自行车族也酷爱这条新路。一身标准装备的刘先生说,这里有专用的车道,不用再躲着汽车,一路骑到光谷只要20多分钟,还能沿路看风景吹湖风。
八一路延长线上设武汉最小红绿灯路口
昨天,八一路延长线沙湾村段,有个武汉最小红绿灯路口。记者在现场看到:宽阔延长线与一条乡村小路相交时“让步”,两条道路在红绿灯指挥下享受相同待遇。
八一路延长线横跨三个湖泊,其中在八一湖、菱角湖间落地,将沙湾村一分为二。沙湾村原有一条一车道的乡村小路,也被八一路延长线截断。为保障村民出行,施工方在这里设置了武汉最小的红绿灯路口。现场可见,红绿灯位于光谷大桥下桥后一百多米处。不仅八一路延长线上双向红绿灯,那条小路两端也设置了红绿灯,而且还有行人红绿灯。此外,路口还竖起两部10多米高的高光灯照明。
昨晚,八一路延长线全线亮灯,流光溢彩。不少市民登上“最美的桥”赏景乘凉。
两公里大桥不见一个垃圾箱
两座最美的桥是“文明试验桥”
全长2.3公里的两座“武汉最美的桥”,主桥桥面上却不见一个垃圾箱。昨天,施工方中冶南方负责人表示,旨在鼓励市民不在桥上丢垃圾,借此打造“文明试验桥”。
八一路延长线的两座大桥中,光谷大桥西端有十多个居民区,上桥观景的人也多。昨天记者徒步上桥,发现步道上不时能看到丢弃的烟头。位于湖心的大桥最高处,桥面垃圾也不少,每隔十几米,就能看到牛奶盒、零食包装袋、烟盒、食物残渣等垃圾。东段菱角湖大桥人流较少,路面则基本看不到垃圾。记者发现,总长2.3公里的光谷大桥、菱角湖大桥桥面上竟没有一个垃圾桶。
中冶南方负责人说,在桥上设置垃圾箱,风吹雨淋之下极易损坏,并形成新的污染源,而且垃圾桶也破坏大桥的整体形象。为此,施工方决定只在大桥上下桥处少量设置垃圾箱。中冶南方负责人说:“这两座大桥是‘文明试验桥’,希望帮市民养成不随意丢垃圾、共同维护环境的好习惯。”(记者:匡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