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92公里“绿项链”串起生态三环
驾车武汉三环线,集山林、田园、滨水、城市景观于一体的绿色“画廊”渐次展开。昨日,武汉市园林局宣布,全长92公里的三环线绿化带基本贯通。
据了解,穿越黄陂、江岸、江汉、东湖高新、洪山等12个区的三环线上,道路两侧各有30至50米宽的绿带,17处立交节点均进行立体绿化。绿带首次尝试大量使用野花组合,成片种植,形成自然野趣的林下花海,同时保证三季有花,丰富了植物景观层次。(记者:成熔兴;通讯员:赵旋、陈立云、胡沛)
长江日报:武汉首条绿色环城生态廊道
975公顷三环线绿化带“画圆”
绿化效应相当于新增21个“解放公园”



三环线绿化带示意图
我市首条绿色“环城生态廊道”终于“画圆”:975公顷三环线绿化带全线贯通。昨日,记者随副市长胡立山现场察看,感受到江城酷暑下的浓浓绿意。
三环线又称中环线,全长88公里,绿化带两侧宽度约30-50米。已建成绿带975.6公顷,为武汉最长的绿色环线,面积相当于21个解放公园的绿量。
绿化带中形成了17个立交节点,分滨水景观(如江城大道立交)、田园景观(如盘龙立交)、城市景观(如流芳立交)三类立交绿化。作为城市立交景观,在考虑立交高低层次、车流走向、匝道车流会车安全视距、行车时速等对景观环境的要求下,采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布景方式。
三环线绿化工程经过江岸、江汉、硚口、青山、洪山等8个城区和武汉东湖高新区等3个功能区,涉及城建、规划、城管、水务、园林局等多个部门。建成之后,三环线绿化苗木成活率较高,高标准达到验收标准。在树木的搭配上,坚持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开花植物与无花植物错落有致、搭配合理,实现了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四季缤纷的要求,全线形成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环上绿化成带的景观效果。
因地制宜 自成景观
按适地适树原则,三环线绿化带已种植各类乔木5万余株,全部是樟树、栾树、银杏、枫杨、无患子等乡土树种。三环线江岸段梦湖香郡附近绿化带,每隔几十米就种上栾树、枫香、柚子等大树,这些大树的胸径均在30厘米以上。几乎每个区负责的绿化带,都配置了数十种植物,不仅充分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在不同季节,还可观赏不同的美景。在三环线洪山段青化立交附近低洼处,栽种133株耐水耐湿的南酸枣树。这种落叶乔木结的果实有点像枣子,可以吃,但比较酸。园林专家称,这是这种树种首次用于我市道路绿化。
一些路段巧借地势布景。东湖开发区内的二妃山是明景陵王朱孟炤夫妻墓,在三环线修建时因怕山体滑坡,已用水泥封固。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二妃山水泥表面的山体上已纵横交错地搭起了2万多“大竹床”。竹床给植物们安了凉快的“家”,不少绿色植物已爬上了半山腰。
市园林局透露,下一步,各区、各责任单位对个别未实施绿化的路段进行重点督办,并将采取“加厚”背景林带、丰富前景花卉植物、不断提升立交节点绿化等举措,进一步打造三环线绿廊景观。同时,为保证建设效果,出台了三环线养护巡查办法,将其与三环线绩效考核指标相挂钩,通过定期巡查,督促各区形成长效养护管理机制,提升养护质量,达到精细化管理要求。
绿色项链变“城市花环”
在三环线疾驰,一片片花带不时映入眼前,仿佛置身欧洲园林城市。昨日,市园林绿化处透露,三环线全线铺绿后,将进一步提档升级,增强花卉景观。
市园林局绿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三环线绿化在规划之初,只是以增加绿量为原则,在花卉布景上没有过多要求。今年1月全市绿化工作会议召开,我市对绿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四季有花、四季有绿、季相鲜明、色相灿烂”,三环线的绿化工作也相应作了调整,更强调花的美感。
目前,三环绿化带基本建成,所建绿化带中均以色彩鲜明的花朵点缀其间。春季海棠、杜鹃、玉兰、樱花、桃花竞相争艳;夏季主打紫薇、金鸡菊、月见草、美女樱;秋季则是各种色彩的菊花。目前形成预期景观效果的有汉阳上太子溪段、东湖道达尔加油站斜对面、江岸区三金潭调气站段、洪山野芷湖立交段。三环线由绿色项链升级为城市花环,每一色系的花独成一片,不同花种相互连接,形成强大视觉冲击力。
“武汉绿化经历了见缝插绿到规划见绿的转变。”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相关负责人分析,城市绿化对市民来说是种绿色福利,最先只是追求绿化量,如今更注重整体景观效果,对市民生活的引领,花卉的运用会更充分,城市的色彩也更鲜明。广州称为花城,就是较早注意到这点。“绿化的观念在改变,三环线绿化带也将更美。绿化带建成后,会进一步丰富花卉景观。” (记者:王亚欣;通讯员:赵旋、陈立云; 制图:陈昌 )
楚天都市报:92公里三环线绿带全线基本贯通


记者昨从武汉市园林部门获悉,穿过武汉市12个区,全长92公里的三环线绿带全线基本贯通。
三环绿化带是武汉市重要的生态廊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今已基本成林成景,建成绿带975.6公顷,占规划建设面积1050公顷的92.9%,另有7.1%的绿带建设用地受相关工程建设制约、搬迁滞后等因素影响。预计年内三环线绿化要全面完工。 (见习记者:徐蔚;通讯员:赵旋、陈立云)
武汉晚报:武汉今秋为三环线“镶”花边
沿线一年三季可赏花
92公里“绿环”明年变“花环”

全长92公里的三环线两侧绿化带,今年秋天开始“镶”花边。明年起,三环线不仅是生机盎然的“绿环”,也是美不胜收的“花环”。
昨天上午,副市长胡立山考察了正在“收官”的三环线绿化。在武汉火车站附近绿化带旁,看到金色的金鸡菊,红色的凤仙花,紫色的紫薇花,白色的白花三叶草等花木,将绿化带装点得姹紫嫣红,胡立山十分满意。他说,在三环线内侧的疏林草地,多撒开花草籽,不仅可以让市民赏花,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秋天起,我市尝试在三环线武汉火车站附近、光谷段、汉阳段、汉口张公堤堤坡等路段绿化带内,种植金鸡菊、百日草、蜀葵、月见草、二月蓝、美女樱等草花。今年春天,张公堤堤坡上鲜花烂漫的美景,给过往司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秋天起,我市将在三环线绿化带适合草花生长的地段,种植花卉或播撒开花草籽,让草花与先前种植的紫薇、夹竹桃、木槿花等花灌木一道,为三环线镶上美丽花边。其中张公堤段,将结合张公堤森林公园建设,依起伏地势营造壮观的“地景花海”,或在稀疏树林中点缀各种草花,形成“疏林花坡”景致。明年起,每年春、夏、秋三季,三环线沿线都有花可赏。 (记者:明眺生;通讯员:赵旋、陈立云)
武汉晨报:92公里三环绿带全线贯通

昨天,全长92公里的武汉三环线绿化带建设工程接受市政府检查,武汉首个环城市生态廊道已全线贯通,沿线山林、田园、滨水、城市四大景观项目初步形成规模效应。
三环线绿带共穿越江岸、江汉、硚口等12个区,目前绿化带已基本成林成景,建成绿带975.6公顷,占规划建设面积1050公顷的92.9%,年内将全面完工。
三环绿带沿线建成17个立交节点绿化,17个节点根据周边地理环境而建,分滨水景观(如江城大道立交)、田园景观(如盘龙立交)、城市景观(如流芳立交)三类立交绿化。三环绿带以混交林的形式出现,不仅空间变化丰富,也增强了绿视率。其中三环线洪山段青菱立交到野芷立交段,南起白沙洲大桥,北至东湖高新区,道路红线两侧50米,总长约为11公里,绿化面积约为90.9万平方米(不包含两侧水面和立交面积),分香风迎客段、梨花飞雪段、桃红柳绿段、层林尽染段四段,尽显田园景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