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媒体聚焦
建设快讯
政策法规
 
联系方式
 
地址(Add):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二路41号8栋光谷建设大厦真人打牌赢钱的平台
邮编(P.C):430205
电话(Tel):(86-27)-81732007
传真(Fax):(86-27)-81732011
网址(WebSite):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真人打牌赢钱的平台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建筑行业量化减排将是未来新课题
2010-11-08 16:15:24   来源:真人打牌赢钱的平台    点击: 772

    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目前还在进行中,以低碳经济和绿色建筑发展为核心的节能减排,是各国相互间对话的中心议题,也为即将过去的2009年划上了最后的亮点。为了及时地解读低碳经济带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和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主办“人居会客厅——绿色建筑节能周”活动,通过主题讲座与专家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较为系统地探讨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绿色建筑深入发展的有效路径,引导中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讲座内容涉及到目前最为热点的碳排放和碳交易模式、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及典型案例解读、可持续发展城市等。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资深可持续建筑专家、联合国建筑与气候变化智库成员、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莫争春博士的主题讲座《建筑与气候变化》,拉开了“绿色建筑节能周”的序幕。他在发言中指出,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可能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为此,我们应将减排成本最低、潜力最大的建筑行业列为重点减排对象。碳排放指标将列入“十二五规划”20世纪以来,地球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它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令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对全球经济、环境,甚至生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莫争春博士表示,温室效应对我国的影响极为深刻。他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覆盖面积不断减少;而海平面不断上升也将影响到我国沿海地区居民的生存环境,有数据显示,海平面每上升1米,我国就约有2600万人要被迫迁移。
  为应对温室效应,继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之后,12月全球100多个国家领导人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而奥巴马在11月首次访问中国的会谈中也将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议题。莫博士认为,在温室气体的控制上,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两个排放国,已经在共同努力,加强在气候变化和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今年6月份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其中包括了对温室气体的“总量管制与交易”计划,即通过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制定碳排放配额的交易原则等措施来控制美国国内温室气体排放,确保美国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逐年下降。
  莫博士认为,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指标。但最近的中央领导的几次讲话已经表明,中国政府很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作为指标。这意味着,一旦这个指标确定,将分配下达到全国各个省市,各个行业,届时,包括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其碳排放强度将受到具体指标的限定,最终会影响到各行业的运营和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如何量化减排将是一个最新的课题。中国建筑行业减排成本效益最好
  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涉及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各行业中,建筑行业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莫博士说,调查显示,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超过了其他任何行业。根据一项NRDC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表明,如果我国所有的既有建筑和新建筑节能都达到70%%的标准,可以减少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相当于全球的航空业停开5年。而且据IPCC权威数据统计,从全生命周期衡量,建筑减排的成本比其他行业要低出很多。
  莫博士认为,我国建筑行业减排的成本效益很高。但是,我国建筑的节能减排也应该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因为政府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因为建筑的生命周期长,很多时候建筑的能耗体现在运行上。总的来说,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在住宅建筑领域,需要地方政府多部门的协调合作进行节能管理。例如,北方地区采暖建筑面积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10%%,但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能耗的40%%,对全国整体建筑节能减排至关重要。2008年颁布的《民用建筑条例》里规定居住建筑安装计量装置应该满足分户计量的要求。但一些城市虽然规定新建筑设计都要考虑分户计量。但在供热管理方法中却没有考虑任何分户计量,依然采用按住宅面积提前收取下一采暖季的费用。这就让分户计量执行不到位,难以达到既定的节能目的。
  其次,人们需要保持优良的节能传统和观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的节能观念逐渐淡薄。比如,许多建筑在冬天的暖气和空调齐开,非常浪费能源。而被热炒的恒温恒湿建筑在本质上也是浪费能源的,因为人体有一个适应的温度和湿度范围,恒温恒湿的居住环境只会降低人体的这种调节能力,不利于人体健康。
  再次,应注重既有超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许多大城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在建设之初,并没有考虑到节能,在未来的节能减排事业中,这些高能耗建筑的节能改造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上一篇: 媒体聚焦: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
下一篇: 媒体聚焦: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举行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

真人打牌赢钱的平台